巴拉圭酒精飲料商會(Capaba)與歐睿國際(Euromonitor International)近日共同發(fā)布一份有關巴拉圭非法酒精飲料市場的最新報告顯示,去年,非法酒精飲料給巴拉圭財政帶來440萬美元的損失。
巴拉圭《國家報》9月4日報道,報告顯示,去年,巴拉圭非法酒精飲料市場共有非法酒飲29444 HLAP(全稱Hectolitros de Alcohol Puro,折算為純酒精后的升數(shù)),總金額為7450萬美元,造成財政損失440萬美元。此外,在巴拉圭酒精飲料市場中,非法酒飲(折算為純酒精)占7%,而非法酒飲的人均消費量為0.7升。
報告將5種情況定義為非法酒飲,分別是假冒飲品、走私飲品、非法手工生產(chǎn)飲品、山寨飲品(使用正規(guī)飲品的包裝,但內(nèi)容物非原裝)和逃稅飲品,調(diào)查涉及飲品的生產(chǎn)、進口、出口、購買和銷售等多個流程。
此外,數(shù)據(jù)顯示,在巴拉圭非法酒飲中,走私飲品的比重從48%升至去年的72%,高于拉美的平均水平,是造成行業(yè)和國家收入損失的主要原因,也代表了較高的財政風險。一般來說,非法酒飲的售價比合法飲品便宜14%。
報告認為,追求低價而不重視產(chǎn)品來源是消費者購買非法酒飲的主要原因。與鄰國貨幣的匯率問題、海關管控不足問題,也助長了飲品走私。因此,為應對這一挑戰(zhàn),巴拉圭需要開展公共和私營部門之間協(xié)調(diào)工作,實施更嚴厲的制裁,并加強區(qū)域跨境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