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天氣逐漸回暖,食源性疾病又到了易發(fā)季節(jié)。食源性疾病的癥狀以胃腸道癥狀為主,包括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部分可伴有發(fā)熱、頭暈頭痛。赤峰市市場監(jiān)管局提醒餐飲服務單位和廣大消費者要強化食品安全意識,進一步加強食源性疾病防范預防。
一、什么是食源性疾病
食源性疾病是指食品中致病因素進入人體后(包括生物性病原體)所引起的疾病,一般可分為感染性和中毒性,包括常見的食物中毒、腸道傳染病、人畜共患傳染病、寄生蟲病以及化學性有毒有害物質所引起的疾病。
根據食品中有害因子的種類和性質,食源性疾病大致可以分為四大類。
第一類是物理性的。包括粉塵、雜質、放射性物質。例如糧食里面混有玻璃碴子、石子等。
第二類是化學性的。包括農藥、獸藥、非食用物質。例如蔬菜種植的土壤當中有一些重金屬會遷移到食品當中,形成重金屬殘留。
第三類是生物性的。包括細菌、真菌和毒素,還有病毒、寄生蟲等。例如變質禽肉、病死畜肉以及腐敗變質的魚、奶、剩飯等。
第四類是有毒動植物。常見的植物性食物中毒有未煮熟豆角、發(fā)芽馬鈴薯、鮮黃花菜、未腌制好的咸菜、野菜、野果、野生蘑菇、銀杏、苦杏仁中毒等。
二、怎樣預防食源性疾病
預防食源性疾病,關鍵是遵循食品安全五要點。
一是保持清潔。加工烹飪食物時要保持手部、餐具廚具和廚房環(huán)境的清潔。餐具、刀具和砧板,尤其是抹布,要經常清洗和消毒。保證垃圾桶蓋嚴并定期清除垃圾。
二是生熟分開。加工生、熟食物的廚具、容器,處理食物的案板、刀具要分開使用。避免生熟食品交叉處理過程中工用具混用,造成交叉污染。
三是食物要徹底燒熟煮透。食物中心溫度至少達到70℃,持續(xù)時間至少1分鐘。剩菜剩飯再次食用要徹底加熱,盡量少吃生食。
四是要在安全的溫度下保存食物。熟食在室溫下存放最好不超過兩小時;熟食和易腐爛的食物應及時冷藏。冰箱中也不能過久儲存食物,冷凍食物不要在室溫下長時間化凍。
五是要使用安全的水和食物原料。不要食用超過保質期和變質的食物。使用符合安全標準的自來水沖洗水果和蔬菜。到正規(guī)超市或市場購買食品,購買食品要注意生產日期、保質期、儲存條件等食品標簽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