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農(nóng)學院楊守萍教授團隊在大豆質(zhì)核互作雄性不育機理研究中取得重要進展。2021年12月4日在Journal of Experimental Botany上在線發(fā)表了題為“Confirmation of GmPPR576as a fertility restorer gene of cytoplasmic male sterility in soybean”(https://doi.org/10.1093/jxb/erab382)的研究論文。
雜種優(yōu)勢利用是提高作物產(chǎn)量的有效途徑,質(zhì)核互作雄性不育在雜種優(yōu)勢利用中具有重要作用。大豆中通過“三系”雜交種生產(chǎn)體系已培育30余個雜交大豆新品種,但是CMS/Rf系統(tǒng)的分子機理研究不夠深入,目前尚未見到大豆CMS基因和育性恢復基因Rf被克隆的報道。
該研究對不育系NJCMS1A的育性恢復基因進行遺傳定位,確定育性恢復基因位于從Glyma.16G161600到Glyma.16G163400這19個基因的基因組區(qū)段。在含有育性恢復基因的恢復系NJCMS1C和不含育性恢復基因的不育系NJCMS1A及其保持系NJCMS1B中分別擴增這19個基因的基因組序列,通過序列比對初步縮小候選育性恢復基因的范圍,確定育性恢復基因可能是PPR家族基因GmPPR576(Glyma.16G161900)和GmPPR552(Glyma.16G162100)或二者之一。在多個恢復系、不育系和保持系中獲得候選育性恢復基因的序列,通過序列比對、單倍型分析和系統(tǒng)發(fā)育分析進一步確定候選育性恢復基因可能是GmPPR576(Glyma.16G161900)。大豆N8855是NJCMS1A雄性不育細胞質(zhì)供體,N8855的育性正常,說明其本身攜帶育性恢復基因,具有天然的CMS/Rf系統(tǒng),如果破壞其中的育性恢復基因Rf的功能,則可導致N8855發(fā)生雄性不育。利用CRISPR/Cas9技術成功敲除大豆N8855中的候選育性恢復基因GmPPR576,基因編輯植株發(fā)生雄性不育,證明候選育性恢復基因GmPPR576是NJCMS1A的育性恢復基因。育性恢復基因的確定對于通過“三系”雜交種生產(chǎn)體系實現(xiàn)大豆雜種優(yōu)勢利用具有重要的理論和實踐意義。
該論文的署名單位為南京農(nóng)業(yè)大學,博士生王枟劉和賀亭亭為共同第一作者,農(nóng)學院楊守萍教授為通訊作者,蓋鈞鎰院士提供了指導,趙團結(jié)教授參加了部分研究,博士后丁先龍和碩士生張琪琪、楊龍樹、博士生聶智星參加了部分實驗。
該研究得到了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D0101500,2016YFD0101504)、中央高?;究蒲袠I(yè)務費專項資金(KYT201801)、長江學者和創(chuàng)新團隊發(fā)展計劃(PCSIRT_17R55)、江蘇省研究生科研創(chuàng)新計劃(KYCX18_0651)的資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