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購買食品時,當然是堅信產(chǎn)品與標簽相符。然而,最近披露的許多蜂蜜產(chǎn)品可能摻假的消息,讓許多人開始質疑這種信任。
什么是食品欺詐?
食品欺詐基本上就是銷售質次價高的產(chǎn)品。這可能是通過替代、稀釋、篡改或歪曲食品、配料或包裝。
因為食品欺詐的目的就是神不知鬼不覺,所以很難知道它的的真實范圍,但現(xiàn)代食品供應鏈的潛在利潤和復雜性意味著它可能變得更加普遍。
哪些食物有風險?
高價值和高需求的食品特別容易被假冒。以質量著稱的品牌可能會成為假標簽和山寨品牌的目標。
帶有“有機”和“放養(yǎng)”等標簽的食品可以賣到高價,但起源可能難以追蹤,導致奸商欺詐性地使用這些標簽。
有些魚類可能被充作更昂貴的品種進行營銷,因為普通人根本分不清。
加工和混合產(chǎn)品也易于偽造或與較便宜的物質混合。
稀釋是液體產(chǎn)品欺詐的常用方法。蜂蜜可以用更便宜的糖漿如甘蔗或大米糖漿稀釋。
同樣,橄欖油可以用較便宜的油稀釋,如向日葵油或橄欖果渣油(橄欖油壓榨的廢油)。
果汁可以用水稀釋并添加糖、色素或增味劑,使它們看起來更濃稠。
固體產(chǎn)品可以用更便宜的材料膨化以增加其重量。2016年,據(jù)透露,一些切碎的奶酪中添加了纖維素。
茶、咖啡和香料可以在混合物中添加其他植物材料。
有什么危害?
替代品并不總是有害的——畢竟,真出了問題這奸商的生意也就不用做了。但是,它們可能具有與原始產(chǎn)品不同的營養(yǎng)特征和生物特性。
通常,將這些產(chǎn)品添加到食品中是完全合法的,只要它們被正確貼上標簽即可。否則,消費者可能購買并為根本不存在的健康益處支付高價。
但有時,添加的產(chǎn)品是有害的。2008年,中國的奶粉中被添加了三聚氰胺,以增加蛋白質含量,并掩蓋它被稀釋的事實。這導致多名嬰兒死亡和數(shù)千例嬰兒腎病。
食物過敏和不耐受的人可能特別容易受到食品欺詐的威脅。如果產(chǎn)品沒有如實標記,那么過敏原警告和成分列表也就不可信了。
檢測食品欺詐
檢測食品欺詐依賴于測試。隨著新測試的開發(fā),我們在檢測欺詐方面做得更好,但欺詐者將一直在尋找新的方法來欺騙這些測試。
目前對假蜂蜜的測試著眼于糖的植物來源;大多數(shù)蜂蜜的糖來自“C3”途徑。而通常用于稀釋蜂蜜的蔗糖或玉米糖漿是“C4”糖,所以這就是官方機構采用的測試方法。但是,大米、甜菜和小麥糖漿都來自C3植物,所以這些仍然可以通過常見的測試。
最近的報告使用核磁共振測試,這是一種更靈敏的新方法,可以辨識出產(chǎn)品中的所有分子。
較新的技術將有助于打擊未來的食品欺詐。這些包括可用于標記食品的使用油墨、生物標記物、DNA指紋識別和供應鏈黑鏈監(jiān)控的示蹤劑。
雖然聽到有關假冒和摻假食品的報導似乎令人震驚,但實際上這可能是一件好事,因為這意味著測試和監(jiān)控工作是正常的。
如何保護自己免受欺詐
檢查原產(chǎn)國的標簽。
如果產(chǎn)品是澳大利亞制造的,來自澳大利亞原料,那么它們必須遵守我們的標準和規(guī)定。而對于進口配料或產(chǎn)品,食物鏈就變得更加復雜并且難以追蹤。
涉及最新丑聞的蜂蜜都是澳大利亞和進口蜂蜜(大多是中國蜂蜜)的混合物。
向可信的零售商購買。
網(wǎng)上的低價產(chǎn)品和“替代”零售商可能導致您買到假貨的風險增加。如果價格低得令人難以置信,可能表明該產(chǎn)品來自缺乏監(jiān)管的市場。
購買整個兒的食品——整罐香料或整塊奶酪比那些散裝或切塊的產(chǎn)品更難摻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