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集美大學生物工程學院科研人員研制出一種可用于替代食品包裝袋的可食蛋白膜,這項名為《可食性膠原蛋白膜的制備》技術(shù)目前已申請了國家專利。
集美大學生物工程學院海洋科學翁武銀博士是這項技術(shù)的發(fā)明者。他說,水產(chǎn)品加工后剩下的諸如魚皮、魚頭、魚鱗等下腳料,經(jīng)過前端處理,用酸堿法處理工藝,提取出膠原蛋白,再加入食品級添加劑,使之糾粘在一起,干燥后就成為強度很高的薄膜。薄膜的主要成分是蛋白質(zhì),加熱后分解為氨基酸,可供食用。
目前,翁武銀博士已經(jīng)在實驗室做出了兩種可以吃的調(diào)味袋,一種是利用魚肉加工而成的魚肉蛋白膜,一種是以魚皮、魚頭、魚鱗等廢棄物為原料制作成強度高的可食性、可降解性膠原蛋白膜,厚度大約在25微米到30微米之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