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隨著狹鱈產量的上升,全球貿易的正?;?,狹鱈價格下行壓力將逐步釋放。
北大西洋海產品論壇(NASF)期間,美國狹鱈加工企業(yè)American Seafoods Group首席商務官Rasmus Soerensen表示,幾乎所有狹鱈產品類型都面臨著價格壓力,供應正常,庫存量逐漸增多,價格通脹轉嫁給消費者,歐洲的需求也在放緩。
”狹鱈市場從未像2023年那樣不可預測。這一年可能會非常艱難,而且在許多方面都是不確定的。”Soerensen說,但這并不意味著狹鱈產業(yè)前途堪憂,積極的方面是,歐洲經濟的下行可能有沒有預期那樣嚴重,經濟衰退的定義也改為了“經濟收縮”,消費者承擔的能源成本也在下降。
另一方面,Soerensen認為,大西洋真鱈產量繼續(xù)下降,價格上漲,部分消費者將選擇狹鱈作為替代品。
挪威科研人員Daniel Howell稱,2023年巴倫支海真鱈配額比上年減少5%,2022年配額為96.1萬噸,比2021年減少6%,而未來幾年的真鱈配額還將進一步減少。
“真鱈和黑線鱈的下行趨勢還將持續(xù)數年。在這之后,我們預計真鱈產量將會穩(wěn)定,黑線鱈仍然會波動,野生種群沒有受到直接威脅。”Howell說。
挪威海產品市場機構Kontali分析師Jan Erik Oksenvag稱,2023年挪威養(yǎng)殖真鱈產量將達到1萬噸。一些野生真鱈的市場空缺將由養(yǎng)殖真鱈替代。
目前,養(yǎng)殖真鱈與野生冰鮮真鱈價格比較接近,而優(yōu)質產品“北極鱈”(1-4月份在挪威北部海域捕撈的高品質真鱈)價格高于養(yǎng)殖真鱈。
Oksenvag認為,在市場營銷方面,真鱈養(yǎng)殖生產商還有許多工作要做,養(yǎng)殖真鱈應該區(qū)別于野生真鱈,以便在市場上獲得更高的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