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季的火鍋獨具魅力,噴騰的熱氣,翻滾的湯汁,暖意濃濃。親朋好友聚會時,圍著鍋子暢聊取暖,其樂融融。不過,健康科學食用火鍋有一些小竅門,讓我們一起來了解下吧。
一、火鍋的起源
火鍋,古稱“古董羹”,因食物投入沸水時發(fā)出的“咕咚”聲而得名?;疱伈惋嫹奖憧旖莸拇蟊娀厣幌M者接受和喜愛,而且火鍋的種類和經(jīng)營方式也不斷創(chuàng)新,有以“麻、辣、燙”著稱的川渝火鍋是南派火鍋,以涮羊肉為主要代表的北派火鍋和新派火鍋。
二、清湯鍋底為首選
火鍋底料大多是高油高鹽的。不管是紅油鍋底還是清湯鍋底,大多的火鍋底料都呈現(xiàn)出固體的樣子,而且常溫下都可以呈現(xiàn)固體油脂的形態(tài),大多飽和脂肪含量較高,不利于人體的健康。所以,在選鍋底時,可以首選清湯鍋,番茄鍋和菌湯鍋底這種能量、油脂較低的鍋底,而清油、紅油鍋底盡量少吃。
火鍋湯味道鮮美,很多愛吃火鍋的人,連鍋底也不會放過。實際上,反復沸騰過的火鍋湯底不僅沒有營養(yǎng),食材中的油脂、嘌呤、鈉鹽、亞硝酸鹽等都會融入到湯里面去的,而肉湯、火鍋湯都屬于高脂肪高嘌呤的食物,無論是正常人群、減肥人群還是痛風患者都不建議喝。
三、先素后葷更健康
火鍋的食材很豐富,有各種肉類和時蔬。選擇時,注意肉類適量選、蔬菜要充足、主食花樣多、飲料少喝好,葷素搭配更健康。
在涮食材的順序上,最好先涮豆制品和菌藻類,煮十五分鐘以上,安全衛(wèi)生的同時還能提高湯底鮮味;接著涮青菜,可以選擇茼蒿、菠菜、生菜等深色葉菜類,涮煮的時間不宜過長;最后再涮肉,盡量選擇瘦肉、去皮的雞鴨或魚蝦,如果選擇了百葉、黃喉這類食物也應該算在每日攝取的肉類中。
如果鍋底是油鍋的話,可以將煮好的蔬菜在水中涮過之后,去掉掛在蔬菜外面的浮油再進食。同時不要用太多的火鍋蘸料來搭配蔬菜,以免營養(yǎng)素攝入不足,且能量攝入超標。
四、底料蘸料要選好
食用火鍋底料和蘸料時要“三留心”:一是留心火鍋底料蘸料中是否違規(guī)使用罌粟殼等非食品原料;二是留心火鍋底料蘸料的油脂氧化問題;三是留心火鍋底料蘸料中油鹽的過量攝入問題。
因此,選購預包裝的火鍋底料和蘸料時需注意以下三點:一是要從正規(guī)渠道選購標簽齊全、清晰完整的正規(guī)廠家生產(chǎn)的產(chǎn)品;二是盡量選擇生產(chǎn)日期較新的產(chǎn)品;三是注意查看標簽上標注的營養(yǎng)成分表的信息,盡量選擇脂肪和鈉含量較低的產(chǎn)品。
五、食用火鍋注意事項
冬季火鍋,暖胃也暖心,掌握好時間,葷素搭配,才能吃的更健康。
首先,“寧舍三鮮,不要太燙”,吃火鍋千萬不能心急。火鍋濃湯的溫度可達120℃,而口腔、食道和胃黏膜一般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取出即吃的話,很容易燙傷口腔、食管以及胃黏膜,易引起口腔潰瘍、咽喉炎、急性食管炎、腸胃炎等。
其次,不能貪圖鮮嫩。很多人喜歡吃火鍋,就是看重它能夠現(xiàn)煮現(xiàn)吃,味道鮮嫩。下鍋后,簡單涮涮燙燙,還沒等食物燙熟就吃,這樣的話,細菌和寄生蟲不易被殺滅,吃了半生不熟的肉容易導致微生物感染。
再次,不要邊吃邊喝冷飲。熱火鍋配上冷飲,“冰火兩重天”會對胃部造成刺激,使消化功能減弱,容易引發(fā)消化不良、胃脹、胃痛等不適癥狀。
最后,不宜吃太久。煮火鍋超過1個小時,湯汁中的亞硝酸鹽含量增加,如果反復刺激胃腸,使得胃液、膽汁、胰液等消化液不停分泌,容易導致胃腸功能紊亂而發(fā)生慢性胃腸炎等疾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