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海關總署公布了2022年10月全國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信息。2022年10月全國海關在口岸監(jiān)管環(huán)節(jié)檢出安全衛(wèi)生等項目不合格并未準入境食品化妝品239批次,其中食品234批次、化妝品5批次。未準入境食品不合格原因主要集中在標簽不合格、感官檢驗不合格、含有未獲檢驗檢疫準入的動物源成分、貨證不符、檢出動物疫病、微生物污染問題、食品添加劑使用問題、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等。未準入境化妝品中,有4批次化妝品檢出未按要求提供證書或合格證明材料,有1批次化妝品檢出貨證不符。(相關報道:2022年10月239批次食品化妝品未準入境 來自日本的不合格食品數(shù)量最多)
上海市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發(fā)布一則行政處罰信息,上海某公司將普通食品宣傳“輔食”誤導消費者,被上海市嘉定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罰款5000元。該公司在網絡平臺上銷售產品時,廣告網頁含有“輔食”內容。經查實:該產品生產單位的食品生產許可證明細表并沒有生產特殊膳食食品的許可,故宣傳“輔食”沒有法律依據。當事人的行為屬于《中華人民共和國廣告法》第二十八條第二款第(二)項:“廣告以虛假或者引人誤解的內容欺騙、誤導消費者的,構成虛假廣告。(二)商品的性能、功能、產地、用途、質量、規(guī)格、成分、價格、生產者、有效期限、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或者服務的內容、提供者、形式、質量、價格、銷售狀況、曾獲榮譽等信息,以及與商品或者服務有關的允諾等信息與實際情況不符,對購買行為有實質性影響的”所指行為。(相關報道:【案例】普通食品宣傳“輔食”誤導消費者,商家遭處罰)
食品行業(yè)一周輿情信息匯總(11.21-11.27)
11月21日-11月27日,食品行業(yè)一周輿情信息有:兒童誤食事件引關注;被曝1分錢搶咖啡券不兌換,知名咖啡品牌致歉;“梭子蟹騙局”需警惕;“外賣騎手‘健康證’亂象”引關注;女子買零食拆出雙層包裝,保質期差4月;河南一高?;貞l(fā)放的不銹鋼餐盒有銹跡。(相關報道:食品行業(yè)一周輿情信息匯總(11.21-11.27))
女子買一筐芒果 筐底水泥5斤多
近日,廣西柳州一女子以5元一斤的價格買了一筐芒果。然而卻發(fā)現(xiàn),筐子底部的襯紙下面,竟然藏著一大坨壓秤的水泥塊兒。上秤一稱,水泥足有5斤多。
重慶老字號豆豉廠有蟑螂被罰
近日,重慶一老字號企業(yè)因食品未按規(guī)定制定、實施生產經營過程控制要求,責令改正后拒不改正被罰款1萬元。違法事實顯示,因豆豉生產車間存在有積水,生活服、洗發(fā)水等雜物,有蟑螂死尸;洗手盆、干手器、鞋靴消毒池未正常使用等問題,該企業(yè)被重慶市永川區(qū)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責令整改。在整改驗收中,發(fā)現(xiàn)該企業(yè)仍存在車間有蟑螂活體和死尸;固態(tài)調味料原料大米、食鹽投料記錄不完善;未按標準對豆豉產品開展出廠檢驗等問題。
四川發(fā)布食品銷售領域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五張清單
近日,四川省市場監(jiān)督管理局分類制定了食品銷售領域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五張清單。五張清單分別適用于食品銷售企業(yè)、其他食品銷售者、食品貯存運輸服務提供者、食品集中交易市場開辦者、網絡食品交易第三方平臺提供者等五類主體。(相關報道:四川省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食品銷售領域食品安全主體責任五張清單)
據歐盟食品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SFF)消息,2022年11月25日,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和抹茶粉不合格。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yè),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guī)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通報我國出口綠茶和抹茶粉不合格 )
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SFF)通報(2022年第47周)
據歐盟官方網站消息,在2022年第47周通報中,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SFF)通報中國食品及相關產品有9例,涉及塑料勺、板栗、廚具、茶葉、食品補充劑等。據通報,不合格塑料勺銷至了波蘭和瑞典。食品伙伴網提醒各出口企業(yè),要嚴格按照進口國要求進行產品出口,不使用歐盟未授權物質,檢查產品中農藥的殘留情況,注意食品接觸性材料中各物質的遷移量,保證食品及相關產品的安全性,規(guī)避出口風險。(相關報道:歐盟食品和飼料類快速預警系統(tǒng)(RASFF)通報(2022年第47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