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山市市場監(jiān)管局發(fā)布冬季火鍋消費提示。
食品安全第一位,火鍋用餐需理性
01. 外出就餐,看仔細
外出吃火鍋時,應查看餐廳是否有合格的經營許可證,盡量選擇門口有笑臉標識、動態(tài)等級為優(yōu)秀的餐館就餐。
02. 居家烹調,要留意
要從信譽度高、口碑好的商家購買食材,留意食品原料的品質,“一看二聞三手感”,保證食材的新鮮。一些不法商販為了掩蓋食品本身的腐敗變質,使用化學物質提升賣相。特別是選購毛肚、牛百葉、黃喉等水發(fā)產品時,警惕通過雙氧水、甲醛等化學物質處理后的有毒食材。
03. 美味菜肴,要煮透
很多人可能只是把食材放在鍋底中燙一下,隨后撈出來,外面看確實熟了,不能片面追求味道的鮮嫩,如毛肚、鵝腸、腰片等動物性食材涮鍋時“七上八下”“9秒”等等可能暗藏安全隱患。有科學實驗提示,牛蛙、泥鰍等體內的寄生蟲需要在100℃下加熱10分鐘方可殺死。
1.8mm厚的肉片在沸水中加熱15秒,其中心溫度可接近100℃;寄生在牛羊豬肉的裂頭蚴在沸水下,煮2分鐘方可被殺死。
切勿貪鮮而食用未煮熟煮透食物,因其可能含有致病微生物或寄生蟲未經高溫充分殺滅,可能會導致感染性疾病。
04. 火鍋湯底,不要喝
消費者需要注意的是火鍋無論什么時候,也不要喝里面的湯,覺得比較鮮美,其實火鍋湯由于涮的時間比較長,本身不適合飲用,建議消費者一定要注意。肉類、魚蝦類等食材在燒煮過程會釋出大量嘌呤類物質,對于痛風患者,會加重病情。火鍋在久煮情況下,湯內有一定量的亞硝酸鹽(致癌物的“后備軍”)。
05. 飲食搭配,要合理
對于很多無辣不歡的人來說,吃火鍋時,越是辛辣的火鍋往往吃得越多,這樣的辣椒一旦被吃進肚子里,很容易刺激人體的腸胃,再加上消費者本身如果腸胃就不舒服,很容易導致腸胃虛弱,隨即會導致腹瀉的出現(xiàn)。
為此,即使消費者喜歡吃辣椒,最好也不要吃太辣的鍋底,而對于本身不能吃辣的人來說,最好吃鴛鴦鍋。此外,一定要搭配一些清淡的食材進行食用,以免辣椒刺激腸胃,導致腸胃不適、引起拉肚子。太強烈的辛辣物質會刺激胃的膨脹,造成消化道過度充血,損傷胃腸道黏膜,特別是胃炎和胃潰瘍患者可能會因此而加重病情。
06. 低鹽少醬,好健康
吃火鍋的時候要盡量低鹽,很多人吃火鍋的時候喜歡用醬料,而且是那種越有味道的越好,其實這樣的飲食習慣會嚴重影響健康,建議消費者可以用蒜末、蔥、香菜、辣椒等香料增加風味,代替醬料。
07. 多吃蔬果,身體棒
吃火鍋的時候要多吃一些蔬菜和菌類,這樣吃火鍋對身體有很大的促進作用,消費者需要多選擇不同樣的蔬菜,比如生菜、西芹、白菜、金針菇以及香菇等,營養(yǎng)十分豐富。多吃一些蔬菜、水果、粗糧,補充膳食纖維和維生素C。蔬菜燒煮的時間不宜過長,避免維生素流失。
08. 避免冷飲,少刺激
避免喝冰啤酒、冷飲、冰鎮(zhèn)飲料、白酒等,減少對腸胃的刺激,特別是享用辣味火鍋時。吃火鍋的時候,往往會搭配一些冰鎮(zhèn)飲料、冰鎮(zhèn)啤酒,確實,這樣的搭配,會讓你吃起來更加地爽,但是,冰鎮(zhèn)的啤酒,熱辣的火鍋,冰火兩重天的快感下,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產生腸胃問題。隨即,很容易導致腸胃處于收縮,伴隨著腸胃不適、引起腹瀉的發(fā)生。
09. 保護食道,少燙壞
因為口腔、食道和胃黏膜通常只能耐受50℃~60℃的溫度,太燙的食物會損傷黏膜,致使急性食道炎和急性胃炎。忌追求滾燙的刺激,避免對食道的損傷。適宜的進食溫度在10至40℃左右,能耐受的最高溫度在50~60℃左右,超過65℃便足以燙傷黏膜。世界衛(wèi)生組織將高于65℃的熱飲列為2A級致癌物(很可能致癌),與瘧疾、無機鉛化合物同屬一類,雖然對人致癌證據(jù)有限,但對試驗動物致癌證據(jù)確鑿?;疱仠哌_120℃,建議從鍋中取出滾燙的涮食時,最好先放在小碟中晾涼 ,待感覺溫熱后再食用。
10. 保護腸胃,有一套
涮鍋前,可先吃點土豆片、山藥片等淀粉含量高的食物,有利于保護腸胃。吃完火鍋后,可喝一些酸奶,調理腸胃。
11. 光盤行動,不要忘
商家還推出了小份菜、半份菜,提供給不同需求的顧客,遇到吃不完的菜品可以主動打包帶走,既能吃到豐富的菜品,又避免了過分浪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