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物保護研究所作物有害生物功能基因組研究創(chuàng)新團隊與加拿大農業(yè)與農業(yè)食品部倫敦研究與發(fā)展中心合作在國際知名期刊《植物病理學年評(Annual Review of Phytopathology)》在線發(fā)表了題為“Research Advances in Potyviruses: From the Laboratory Bench to the Field”的綜述論文,全面總結了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的最新研究進展,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馬鈴薯Y病毒屬是種類最多的植物RNA病毒,在全球的馬鈴薯、大豆和番木瓜等糧食作物、經濟作物和果樹上造成嚴重的經濟損失,引起了植物病毒學家們的廣泛關注。盡管該屬病毒的正單鏈RNA基因組只包含一個開放閱讀框,病毒卻能夠非常巧妙地利用多聚蛋白切割和RNA聚合酶滑動策略來產生十余個多功能的病毒蛋白并通過病毒蛋白之間以及病毒蛋白與寄主植物復雜的相互作用完成復制、轉錄、移動和病毒粒子組裝等生命過程。與此同時,寄主植物在感知病毒的侵染時,會啟動自身多層防線來抵抗病毒的侵染,而病毒又能不斷突破寄主植物的抗性而實現成功侵染,其與寄主植物之間的相互作用就像是一場永無止境的“軍備競賽”。在過去的十年中,得益于反向遺傳學、細胞生物學、宏基因組學等技術的發(fā)展以及模式植物與病毒互作研究體系的建立,國內外多個實驗室從分子層面揭秘了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的致病機制,豐富了人們對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的認識,為病毒病的防控提供了扎實的理論基礎和寶貴的實踐經驗。
本論文在與多位植物病毒學家廣泛討論的基礎上列舉并介紹了十大最重要的馬鈴薯Y病毒屬病毒,總結了該屬病毒如何利用不同的策略產生多功能的病毒蛋白從而完成病毒的侵染循環(huán),闡述了病毒克服植物RNA沉默、RNA衰變、蛋白質翻譯后修飾和細胞自噬等多層次的抗病毒防御反應而致病的機制,并重點介紹了如何在現有基礎研究上利用Tilling和CRISPR等技術獲得隱性抗病毒植物的策略,展望了今后的研究方向。
中國農業(yè)科學院植保所為本論文的第一完成單位,楊秀玲研究員和加拿大農業(yè)與農業(yè)食品部倫敦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的Yinzi Li博士為論文共同第一作者,加拿大農業(yè)與農業(yè)食品部倫敦研究與發(fā)展中心的Aiming Wang研究員為論文的通訊作者。該研究得到國家留學基金委(201903250019)、國家重點研發(fā)計劃(2016YFD0300700)和國家自然科學基金(31972245)等項目的資助。
原文鏈接:https://www.annualreviews.org/doi/abs/10.1146/annurev-phyto-020620-114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