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11月份,全省共完成并公布抽檢食品樣品3517批次(其中食用農產品2098批次),共發(fā)現不合格樣品60批次,樣品總體不合格率為1.7%。檢出問題的食品類別為食用農產品15批次、飲料12批次、酒類8批次、淀粉及淀粉制品6批次、糕點6批次、食用油及其制品3批次、肉制品3批次、方便食品3批次、調味品2批次、水產制品2批次共10大類。各類食品監(jiān)督抽檢結果見附件。
監(jiān)督抽檢發(fā)現的主要問題和原因分析:
一、微生物污染
微生物指標包括致病性微生物和其他微生物,本月監(jiān)督抽檢共有26批次食品發(fā)現微生物污染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43.33%,其中桶裝飲用水共有12批次不合格產品,占此類問題不合格總數的46.15%,其次是部分糕點、調味品、肉制品、方便食品中大腸菌群、菌落總數、霉菌、銅綠假單胞菌超標。不合格的原因主要有:原材料生產、儲藏、運輸的衛(wèi)生環(huán)境條件把控不嚴;未嚴格按照生產工藝條件要求進行生產,加工衛(wèi)生環(huán)境差,生產工具清潔不徹底,設備清洗消毒不完善,人員衛(wèi)生管理不到位;產品在生產、流通和銷售環(huán)節(jié)中貯藏條件不達標。瓶(桶)裝水中銅綠假單胞菌的污染主要原因有水源受到污染,或生產過程中衛(wèi)生控制不嚴格,從業(yè)人員未經消毒的手直接與礦泉水或容器內壁接觸,或包裝材料未進行徹底清洗消毒。
二、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
食品添加劑在食品中有防止變質、改善感官、保持營養(yǎng)、方便加工等作用,超過標準范圍和使用量添加會對人體產生危害。本月監(jiān)督抽檢中食品超范圍、超限量使用食品添加劑仍是發(fā)現的主要問題,有10批次問題食品占不合格總數的16.66%,主要是部分酒類、肉制品、淀粉及淀粉制品中著色劑、防腐劑、甜味劑超標超限量使用。原因主要有:為延長產品的保質期超限量使用防腐劑;為增加產品口感,違規(guī)使用甜味劑;為修飾產品外觀,違規(guī)使用著色劑;也存在因誤讀食品安全標準、工藝水平不精等原因造成不合格的情況。
三、品質指標不合格
品質指標反映產品的質量。本月監(jiān)督抽檢中有5批次問題食品占不合格總數的8.33%,主要是部分酒類、食用油及其制品、調味品、糕點等產品中酒精度、過氧化值、酸值(價)超標。原因主要有:生產工藝控制不到位,原材料把關不嚴,以及儲運過程不符合要求以及關鍵工藝控制不當引起,也不排除存在個別食品生產經營者故意以次充好、偷工減料,甚至違法摻雜使假的情況。
四、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
本月監(jiān)督抽檢食用農產品中農獸藥殘留指標不合格問題占不合格總數的25%,主要有10批次蔬菜中氧樂果、克百威、甲氰菊酯指標不合格、5批次水產品和畜禽肉中檢出恩諾沙星、氨基脲等禁限用獸藥。原因主要有:在種植過程中,為達到除蟲防害、防治疾病、提高產量的目的而濫用農獸藥,或者農藥使用時未嚴格遵守休藥期規(guī)定;另外也有可能是長期不規(guī)范使用導致環(huán)境污染和蓄積,進而導致農藥在產品中的再殘留等。
針對監(jiān)督抽檢中發(fā)現的問題,我局對食用農產品不合格問題召開風險預警和工作會商,對包裝飲用水不合格問題進行專項整治,并責成企業(yè)所在地食品藥品監(jiān)管部門采取措施依法查處,督促生產經營者立即封存、下架和召回不合格產品,及時查找問題原因,消除隱患。
2016年12月2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