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12月10日,F(xiàn)oodQuality網(wǎng)站報道,德國聯(lián)邦風險評估研究所(Federal Institute for Risk Assessment,BfR)舉辦了一場關于食品中過敏原物質檢測進展的研討會。會后,BfR主席Andreas Hensel教授說:近年來,過敏現(xiàn)象在人群中呈增加趨勢,因此,檢測已知過敏物質在保護消費者健康方面具有重要作用。對高易感人群來說,微量的含有過敏性物質的食品消費就足以引起危及生命的過敏性休克。
在過敏物質的檢測方面:德國衛(wèi)生和食品安全處(des Bayerischen Landesamtes für Gesundheit und Lebensmittelsicherheit,LGL)正在同其他科學機構協(xié)作開發(fā)食品生產過程中過敏物質的快速定量檢測系統(tǒng),這個系統(tǒng)是基于PCR檢測方法。BfR也致力于食品過敏原物質快速測定的開發(fā)和標準化工作。檢測主要是應用食品提取物進行的,在10分鐘內能夠完成過敏原的識別和鑒定。測定不限工作場所,且不需特定的實驗儀器。新分析方法在檢測食品中過敏原的遺傳物質方面具有較高的可靠性,即使在高度加工的食品基質中也不例外。檢測所需要的試劑一般也都是常用試劑,因此這些方法可以推廣到世界上其他地區(qū)。檢測過敏原的水平可以達到ppm級別。不同的過敏原可以同時進行平行檢測,包括那些目前我們認為比較難檢測的物質。明年,研究人員將集中力量進行所開發(fā)的檢測方法的標準化工作。
在食品標簽的標注方面:德國聯(lián)邦食品、農業(yè)和消費者保護部(Federal Ministry of Food, Agriculture and Consumer Protection,BMELV)發(fā)起了德國國家應對過敏原行動計劃,該計劃旨在提高食品中過敏性物質的標簽標注水平。目前,德國規(guī)定:即便存在這么一種可能--過敏性物質是在食品的加工過程中無意識的帶進去的,那么即使含量是痕量的也必須標注出來。例如,如果同一條生產線生產兩批不同類型的巧克力產品,前一批含有堅果成分,那么痕量的堅果成分就可能污染第二批。官方的檢測方法可以檢測出榛果、花生和塊根芹成分,但是許多其他的過敏性成分都還沒有檢測方法。所以生產者標注產品標簽時,出于安全性防范的考慮,一般均應標明“可能含有微量榛果成分”.